解放軍殲10戰機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5月21日出版的《簡氏防務周刊》刊文稱,俄羅斯航空工程師向簡氏防務周刊確認說,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研制的殲-10戰機是在以色列“獅”式戰機的基礎上發展來的,殲-10戰機項目從獅式戰機項目中獲得“重要的、直接的”裨益。
簡氏采訪了幾位工程師、飛機設計師和技術專家,他們當中有些人與中國同仁一起工作過幾十年,他們了解有關中國軍機項目的一手資料,包括飛機的外形設計、性能模型和風洞試驗等情況。
幾名俄羅斯高級工程師向簡氏回顧了他們到訪中國成都飛機工業公司(成飛)的情況,時間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簡氏的文章說,這些工程師透露說,成飛的高級官員曾告訴他們,成飛曾獲得一架“獅”式戰機原型機。一位簡氏工作人員對此評論說,他認為這并不是在暴露什么內情,“每個人不是都已經知道了嗎?”
簡氏的文章提到,以前就有關于獅式戰機技術轉讓的說法,但這次是出自曾參與過(殲-10)戰機項目的個人之口。
中國和以色列方面的官員早就駁斥了“獅”式戰機和殲-10存在聯系的說法。
簡氏的文章接著說,至于有架“獅”式戰機是否永久轉交給中方,還是只在特定的時間段之內給成飛(研究),目前尚不清楚。
此前有說法稱,成飛曾經從巴基斯坦空軍獲得一架F-16戰機,用來研究以推動發展殲-10項目。對此,同一位俄羅斯工程師評價說,他在成飛從沒有聽任何人說過此事。
對于俄羅斯工程師的說法,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官員拒絕做出評論。
簡氏的文章透露說,俄羅斯工程師在中國遇到過以色列同行,還常常見到用希伯來文(以色列官方語言)寫的文件和技術圖紙。當問及中國殲-10戰機時,一名俄羅斯部門負責人這樣說:“什么成都的飛機?沒有成都的飛機!他們的那些東西都是別人的。”
簡氏接著說,毫無疑問的是,殲-10的一些設計和發展工作是曾在俄羅斯進行,例如在2000年,當時基礎型殲-10還有瑕紕,成都的工程師們將一批不同型別的殲-10帶到俄羅斯,進行進一步風洞測試。
俄羅斯專家同時告訴簡氏說,20年來,成飛進步是驚人的,如今,他們擁有大型的研發場地,那里配備了全新的測試設施、研發設備、實驗室和生產線,與剛開始時迥然不同。
簡氏的文章最后提到,此次四川大地震可能對成飛造成嚴重損失,中國航空工業難免出現相當程度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