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十余萬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統(tǒng)一部署下,火速開往災區(qū)一線展開救援。他們在道路受阻、余震不斷的困難情況下,夜以繼日,眾志成城,忠實履行了“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zhàn)”的誓言。作為搶險救災大軍中的一分子,武警水電、森林、黃金、交通等四支警種部隊,憑著對黨和人民的滿腔忠誠,憑著在經(jīng)濟建設主戰(zhàn)場上磨礪出的過硬本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進村入戶搜救受災群眾,書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四支肩負特殊任務的部隊,共同領略他們在抗震救災中的風采與情感。請看記者通訊員在抗震救災一線采寫的報道———抗震救災,警種部隊在行動!
天昏地暗,山崩地裂。一幢幢樓房垮塌,一座座村莊被夷為平地!數(shù)萬人罹難,數(shù)十萬人受傷……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的第一時間,武警四川森林總隊迅速反應,急速趕赴地震重災區(qū),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死大營救。
5月12日14時38分,強震剛過十分鐘,四川森林總隊政委陳圣櫻立即組織常委在家召開緊急會議,啟動救災應急預案,成立抗震救災基本指揮所,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指揮部隊迅速展開抗震救災。
經(jīng)與四川省地震局聯(lián)系,得知此次地震震中在汶川,陳圣櫻再次召集震后的第二次常委會。16時30分,副政委暴玉懷率先遣組向汶川方向疾馳而去。
13日10時03分,副總隊長趙峰率領由143人組成的抗震救災突擊隊,向都江堰開進,于11時30分到達災區(qū),當即投入搶救被掩埋的群眾。同一時間,總隊副政委唐映慧率機關人員組成巡邏組,在成都市區(qū)開展宣傳巡護,救助群眾,維持秩序。
當天,在都江堰待命的副政委暴玉懷聽說阿壩州委書記侍俊要乘沖鋒舟進映秀鎮(zhèn)察看災情,指揮救災,當即決定與侍俊書記一道挺進震中。14時許,暴玉懷帶一名通信兵,攜一部衛(wèi)星電話和一個北斗衛(wèi)星定位儀,乘沖鋒舟沿岷江逆流而上。
此時的都江堰:臨街的鋪面嚴重受損,磚石堆砌的座座廢墟周圍,求救聲此起彼伏,雖然救援隊伍從四面八方趕來實施救援,但仍滿足不了救災所需!
必須盡快增援!抗震救災前指向所屬部隊下達增援指令。僅僅兩天時間,四川森林總隊分五個片區(qū)、三個梯隊,在都江堰、臥龍、汶川、茂縣、理縣等地震重災區(qū)一線投入1052名官兵,與死神展開殊死較量。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地震發(fā)生后,總隊機關駐地附近的成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緊急求援:住院部重癥患者需立即轉(zhuǎn)移!抗震搶險小分隊迅速趕赴現(xiàn)場,緊急支援并幫助搭建帳篷50頂,安全轉(zhuǎn)移107名患者。
阿壩方向,救援部隊也在第一時間展開救援。
災情發(fā)生后,總隊長張京科率武警臥龍森林中隊官兵組成勘察組,徒步翻越三座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對附近村莊展開搜索。在震中映秀鎮(zhèn)至臥龍的必經(jīng)地———耿達鄉(xiāng),山體大面積垮塌,割斷了進出臥龍的唯一通道,附近村莊幾乎被夷為平地!
14日凌晨5時30分,在交通和通信中斷、機降無法進行、救援隊伍尚未到達情況下,張京科率12名官兵疾速奔赴耿達鄉(xiāng)災區(qū),從廢墟中搜尋幸存者,搶運物資,轉(zhuǎn)移群眾。15日,被困近80個小時的32名國外游客,被武警臥龍森林中隊官兵營救并護送上直升機,離開災區(qū)。
在大地震中,“國寶”大熊貓同樣遭遇威脅!搶救大熊貓成了武警臥龍森林中隊官兵一項特殊的任務。15日10時55分,武警森林官兵經(jīng)過四個多小時的高遠山巡護,成功救護86只大熊貓。
同樣在地震重災區(qū)理縣執(zhí)行救援任務的武警馬爾康森林大隊似乎更加驚心動魄!巨大地震的一剎那,號稱“死亡之谷”的理縣樸頭鄉(xiāng)梭羅溝頓時失去了往日美麗的容顏,一座座山體在劇烈的震蕩中出現(xiàn)滑坡,山上數(shù)千名采藥群眾生死未卜。武警阿壩森林支隊馬爾康大隊50名官兵冒著生命危險火速趕赴災區(qū)實施營救。連續(xù)五天,武警森林部隊救援官兵在“死亡之谷”梭羅溝徒步行軍90余公里,搶修道路27公里,營救受困傷員61人,安全轉(zhuǎn)移受困群眾1854人。
截至25日晚,參加抗震救災的武警森林部隊官兵共搶救幸存者23人,疏散轉(zhuǎn)移受災群眾21430人,醫(yī)治受災群眾965人,救護大熊貓86只,運送物資1322.8噸,搶修道路97公里,搭建帳篷2646頂。
目前,武警森林部隊官兵按照指揮部統(tǒng)一部署,正在深入受災鄉(xiāng)村,逐門逐戶展開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