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海軍反潛艦載機編隊[資料圖片] 一位權威的軍事理論家曾經說過:在現代海戰條件下,沒有艦載航空兵的海軍不是一支真正的海軍。在人民海軍戰斗序列中,有一支創造了中國航空兵史上8項第一、填補了海軍史上數十項空白的特種部隊,它就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支艦載機部隊。 1991年我國第一支艦載機部隊誕生,正式編入人民海軍航空兵序列。今天這支艦載機部隊從當初的單一運輸機種發展到具備多種作戰能力的機種,部隊戰斗力建設實現了從岸基到艦基,從近海到遠洋,從擔負一般運輸到執行搜反潛協同作戰任務的三個歷史性轉變。日前,記者走近這支功勛卓著的部隊,親身追尋這支部隊成長的足跡。 艦載雄鷹 海軍直-9艦載機停放在飛行甲板上[資料圖片] 以艦艇為活動基地的艦載飛機,具有機動性強、作戰半徑大、海上用途廣等優勢,是現代海戰中的重要打擊力量。目前,各國海軍都設法在水面艦艇上加裝、改裝或完善艦載機系統。艦載機種類也由單一的小型戰斗機、魚雷轟炸機和偵察機發展到艦載攻擊機、戰斗機、電子偵察機、反潛巡邏機、空中加油機、預警機和直升機等,它們能單獨完成各種作戰任務,被人們稱為“各顯神通的艦載飛機。” 當我們走近海軍航空兵第一支艦載機部隊的時候,拍攝下了一個個精彩難忘的鏡頭: 海濱機場,夜幕降臨。隨著一顆綠色信號彈的升空,機場頓時引擎轟鳴、燈光閃爍,直升機一架架騰空而起,編隊穿星破云,頂著夜幕,沖破黎明,拉開了艦載機部隊跨晝夜飛行訓練和在未知條件下戰術機動演練的序幕。經過了數個小時的機動演練,順利完成了數十架次的緊急升空、跟進編隊、隱蔽航行、準時到達、快速降落等戰術機動演練課目。 我國海軍第一支艦載機部隊從當初羽翼未豐的雛鷹,如今已成長為一只翱翔海空的雄鷹,出色完成了“戰斗輸送、垂直補給、超視距引導攻擊、搜潛攻潛”等全部使命科目訓練,具備了多種作戰能力。今天,這支艦載機部隊的航跡已遍及五大洲、三大洋,成為一支威震海天的“海上輕騎兵”。 飛向世界 海軍K-28艦載反潛直升機[資料圖片] 在這支部隊的榮譽室里,一幅“隨艦出訪示意圖”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圖上清楚地標示出艦載機歷次出訪的時間、國家和地區、出訪人員以及出訪航線。政委李東友告訴記者,該部從1994年5月首次隨海軍軍艦編隊出訪俄羅斯到2007年10月隨艦艇編隊出訪澳大利亞、新西蘭,已21次飛出國門,出訪了36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地飛出近海、飛向遠洋、飛向世界。 提起部隊從近海走向遠洋的經歷,部隊長趙魯英有著切身的體會。1995年8月19日,趙魯英和大隊長劉長勝駕駛艦載直升機,代表我國海軍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和印尼獨立50周年”國際艦隊檢閱活動,共有來自世界9個國家的22架直升機匯聚進行編隊合練。雖然這只是一場友好檢閱,實際卻是一場沒有裁判的飛行比賽。 上午10時整,檢閱活動正式開始。由近及遠的海軍艦艇編隊一字拉開,浩浩蕩蕩地向檢閱艦駛來,與此同時,22架直升機騰空而起,頃刻間已編好了隊形。擔任第5小組空中編隊長機的是我國海軍艦載直升機,4架直升機在長機的指揮下始終保持整齊的菱形編隊向檢閱艦飛來。整個檢閱盛況,印尼國家電視臺進行了現場直播,我國海軍艦載直升機是唯一用特寫鏡頭定格并長時間播放,飛行員精湛的飛行技術,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護航反潛 海軍直-8艦載機野外吊掛訓練[資料圖片] 盛夏時節,霧氣籠罩的黃海某海域,海軍某艦載機部隊成功進行了一次多架次的護航反潛對抗訓練。 戰斗警報!艦載機組接到了不同海區的攻潛任務。此時,云和海面就像連在了一起。記者看到,在戰艦疾速前進、直升機沒關車的情況下,快速充電、加油、掛雷……直升機再一次從晃動的甲板上戰斗起飛。海面上,戰鷹臨空,戰艦騰浪,伴著濤聲和浪涌,新的艦機協同攻潛戰斗打響了……艦載機連續多架次出動,發射的武器全部命中目標! 據悉,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該部貫徹安全發展、戰訓一致的原則,針對艦載機海上遂行任務易產生的空中特情和復雜情況,他們召開安全形勢分析會,搜集了目標海區的相關氣象、水文資料,對艦載機海上未知條件下的各飛行要素進行了周密測算,多次修改完善預案;訓練中堅持把條件設難,錘煉指揮員和飛行員掌握海上克敵制勝的本領,提高了艦載機海上復雜條件下的快反能力和完成作戰任務的能力。(胡寶良 于立斌 鄢潤波 吳智勇 張金錄 王松岐 黃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