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爆發1年9個月后,受到嚴重打擊的中國造船業,迎來最大的一張新船訂單。
6月25日,國內領先的民營造船企業太平洋造船集團,與全球著名的海事服務商法國波邦(Bourbon)公司簽署了一項框架協議。
依據該項協議的約定,在未來的幾年內,太平洋造船集團將為波邦公司建造包括平臺供應船、錨作拖引供應船等共62條船,總金額約70億人民幣(10億美元)。
太平洋造船集團由春和集團控股,后者業務聚焦于船舶、海洋工程、資源投資和物流產業。2009年宗祠產163億元,產值124億元,在2008 年度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中居301位。
當天,春和集團董事長梁小雷對本報記者表示:“這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內船企攬獲的最大新船訂單。”
該訂單的獲得,不僅鞏固了太平洋造船集團在世界造船界最大海工船制造企業的霸主地位,并且為其持續高速發展增添了動力,對實現浙江乃至中國的造船產業升級,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這是一次老客戶之間的新合作。據波邦公司董事局主席及首席執行官JacquesdeChateauvieux介紹,太平洋造船集團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為波邦造了100條船。他還表示,波邦所指定的2015發展戰略,就將主要圍繞與太平洋造船集團簽署的新訂單展開。
“波邦這次選擇我們建造這批船是對我們技術實力的肯定,這也是太平洋造船這些年來堅持高質量發展、積極實施技術改造的結果。”梁小雷說。
同一天,太平洋造船集團還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訂了高達4億美元的船舶建造期融資協議,為快速發展解決了資金的后顧之憂。
2009年,由于國際海運市場萎縮,許多造船企業訂單銳減。一些船東因面臨財政負擔,很難從傳統的銀行獲得支持,因此出現了“撤單”的現象,這也使得一些造船企業造好了船卻不能交付。
梁小雷告訴本報記者,就是在這一危機期間,中國進出口銀行除了支持兩大國有造船集團外,另牽頭組建了銀團,準備了100億美元,用以支持三家民營造船企業,使之在沖出金融危機后,成為最好的造船企業。其中,太平洋造船集團下屬兩家船廠分別獲得了35億美元、即70%的授信。
25日當天,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朱鴻杰先生進一步解釋道:“國家對于造船業的扶持的決心是很堅定的,自從去年國務院出臺了《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后,國家出臺和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以助造船業的振興。我們希望通過融資支持,進一步推動像太平洋造船這樣的優秀造船企業的發展,加快中國造船業從大國轉向強國。”
對于目前的造船市場,梁小雷有一番深刻的感觸。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造船市場其實一直不是太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行業不再像是以前紅火的時候,大家都有好日子過。”
“現在大概80%的企業已經沒有訂單,面臨淘汰;剩下20%中,可能有15%的日子過得一般般;而另外5%的高附加值企業,越是危機越會好過。”他說,“現在客戶情愿付更高的金額,將訂單集中到最優秀的資源上,這是金融危機后一個很重要的新變化。這意味著,優秀的企業會很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