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6月27日電 崔成俊、特約記者仇成梁報道:仲夏時節,魯中山區,一場對抗演練激烈進行?!凹t方”遭遇強敵,20名不同兵種的剩余兵力來自不同連隊,戰場指揮員根據他們作訓服上佩帶的偵察、阻擊、飛行、傘降、潛水等標志符號重新整合兵力,組成破襲分隊出擊,結果反敗為勝。
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該部官兵作訓服上每種標志符號都用深色綢布質刺繡而成。每種標志符號不僅表示作戰隊員掌握的專業技能,還用醒目的紅色豎杠標明初級、中級和高級3個級別。該部領導介紹說,目前我軍作訓服通常只體現職銜,沒有體現作戰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等級。在演練和作戰中,一旦建制打亂,不利于戰時臨時編組。近日,這個部隊根據新《內務條令》中“我軍官兵參加重要會議、重大演習和其他重要活動,可以按照要求佩帶專用識別標志”的有關規定,給參加重大演習的官兵作訓服設計了這種標志。
據悉,該部還同時參考《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和《技術等級評定標準》,制定了標志符號種類的等級評定制度。該部偵察營下士吳志輝,入伍3年來訓練刻苦,次次考核奪第一。如今,他胸前佩帶了8種標志符號。目前,獲得種類最多、級別最高的標志符已成為該部官兵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