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廣空航空兵某團特級飛行員牟延杰再次被上級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他已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受到表彰獎勵了,但即將達到飛行最高年限的他卻尤為看重組織給予自己的這一崇高榮譽。
牟延杰1981年6月入伍,安全飛行超過3700小時,先后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獲得空軍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他為人誠懇,技術過硬,被領導和戰友們親切地稱呼為“老牟”,但老牟卻不大喜歡這個“老”字,這是因為他心中總有一股“年輕”黨員永不言老、沖鋒在前的激情。
從軍飛行近三十年,除了療養和休假,身為四機長機、晝夜間教員的老牟,參訓率年年都是100%,每年的飛行時間在全團都名列前茅,飛行總時間在空軍同類機型中也名列前茅。遇有重大演練任務,他總是主動報名參加,執行演習、駐訓等重大任務中,總能看到他那精干、矯健的身影。日常戰備值班,團領導出于年齡考慮想照顧他,但老牟說,自己家屬小孩不在身邊,牽掛的事情比較少,還是讓那些家在駐地的同志多陪陪家人。在他看來,只要自己身體條件允許,只有精飛多飛,才更對得起“老員”這個光榮稱號,也才能給年輕一代飛行員帶好頭。
“雄鷹無論飛得多高,起點都在地面”,老牟始終堅守著這樣的人生信條。穿起軍裝,他是肩扛四顆星的副師職干部,但換上飛行服就是普通飛行員,航理學習、技術研究、特情演練、座艙實習…… 各個準備環節一絲不茍,正是因為這樣練就的技術基礎,他在多年高密度的飛行中才能化險為夷、確保安全。2007年10月的一天,老牟駕機實施雙密穿云訓練,起飛離地約300米時突然聽到“嘭”一聲響,隨即聞到一股血腥味,他立即意識到是鳥撞飛機了。雖然知道已身處危險之中,但他毫不驚慌,因為類似的特情在平時的準備中已演練許多遍,操作要領爛熟于胸。他定定神,一邊檢查發動機工作,一邊迅速調整飛機狀態返航,最終駕機安全著陸,避免了一起重大飛行事故的發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老牟心里明白,隨著國家的日益富強,隨著部隊戰略轉型的前進步伐,祖國的藍天需要更多年富力強、素質全面的飛行員來守衛,年齡留給自己這一代“老員”飛行的時間不長了,但作為一名老黨員,他堅信只要組織需要,一定會始終保持那股不服老的勁頭,珍惜飛行生命里有限的每一天、每一架次,帶教出更加過硬的一批批新員,永做祖國藍天的忠誠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