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廣州軍區某機步師一場紅藍對抗演練在粵東某演練場打響。
藍方占據主動,向紅方發起猛攻。突然,一條信息由戰場前沿傳到紅方指揮所:“5號高地后側發現‘敵’指揮方艙。”隨即,紅方運用陸空火力對其進行精確打擊,藍方攻勢土崩瓦解。
沒想到的是,關鍵時刻傳遞這一重要信息并扭轉戰局的,竟然是一名普通士兵——某團一連中士吳志坤。
“信息化戰場,發現即摧毀。一名普通戰斗員提供的信息,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戰局。”該師師長朱曉輝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加速推進,大量單兵信息化裝備配發部隊,這使得單兵的作戰功能大為拓展,從以往單純操槍弄炮,到集火力打擊、戰場觀察和目標引導于一身。
演練間隙,該師某團二營營長何亮告訴記者,僅他們營列裝的單兵信息化裝備就有數十件,衛星導航系統手持機已配發到班。他指著一名班長手中的手持機說,就憑這玩意兒,單兵就可將在戰場上獲取的信息直接發送給師長。根據戰場需要,部分單兵還可利用車載信息系統、新型步兵電臺等多種裝備,呼喚引導體系內火力對目標進行打擊。
紅方繼續發起進攻,某團裝步二連上士車長覃卓指揮某新型步戰車向2號高地突擊,忽然發現臨近的1號高地西側,幾輛藍方坦克向友鄰三連的后方迂回。覃卓立刻點開“車長任務終端”,選擇三連指揮車的IP地址,將“敵”坦克的位置、數量、隊形等信息發送過去。不到5分鐘,藍方迂回分隊便被三連殲滅。
“從 ‘一桿槍跑戰術’到運用多種信息化裝備作戰,單兵的作戰能力今非昔比!”該師參謀長馬啟賢告訴記者,如今的步兵,不僅要跑得快、打得準、投得遠,還要能熟練掌握各種信息化裝備,準確判斷戰場態勢,及時收集傳遞戰場信息,這對每個單兵的信息化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奇怪!紅方負責主攻的三連指揮車被“敵”擊毀,可部隊進攻并未受阻。原來,指揮車被擊毀后,各車立即更改網絡設置,與三連副連長所在的2號戰車實現聯通,迅速恢復了指揮通信。
“有了先進的信息網絡,別說是副連長,特殊情況下,只要賦予一定權限,每名單兵都能指揮全連。”馬參謀長介紹說,攜帶信息化裝備的單兵,已經不是過去戰場上相對獨立的個體,而是信息系統中一個個相互關聯的網絡節點。
★新聞延伸
■ 士兵是軍隊的基礎,也是軍隊打贏戰爭的重要力量支撐。在信息化戰爭中,士兵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基本作戰力量。建設一支克敵制勝的軍隊,必先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士兵隊伍。然而,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士兵的高素質有不同的內涵。當前,以信息技術革命為標志的新軍事變革方興未艾,高素質士兵的標準已由過去的體力技能型轉變為技術智能型。信息化素養的高低,日漸成為衡量士兵素質優劣的新標準。
■ 現代高技術的日趨發展和廣泛運用,給單兵裝備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使單兵作戰功能大為擴展,數字化單兵、智能型單兵開始活躍于現代戰場。近年來,隨著大量信息化單兵裝備配發部隊,以及士兵素質的不斷提高,我軍單兵尤其是步兵單兵作戰能力大為拓展,演兵場上能執行火力打擊、戰場觀察、目標引導等任務的多能型士兵日益增多。這些喜人的變化,既是我軍傳統步兵向信息化轉型的縮影,也是我軍信息化建設豐碩成果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