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欧美性专区/pornuxxx

  • 中國首個衛星激光測距儀在南半球成功安置
    2007-04-09 科學時報

        近日,北京,中國國家天文臺,中國與阿根廷合作的重大科研項目——高精度人造衛星激光測距儀(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系統及2006年在阿根廷San Juan大學天文臺的觀測情況在這里通過了驗收。這是中國于南半球成功安置的首個SLR。  

        對此,該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韓延本接受了《科學時報》的專訪。   

        《科學時報》:此次國家天文臺與阿根廷的合作是怎樣開展的?阿方為何選擇了中國、選擇了中國國家天文臺?中國的優勢在哪里?   

        韓延本:中阿合作要從十多年前說起。天體測量學的任務之一是研制星表,給出天體在空間的精確位置,這需要對天體反復高精度觀測和計算才能得到,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北半球國家的天文學比南半球要發達,很多天文望遠鏡在北半球,因而南半球(南天)的天體被觀測得相對少些。   

        20世紀80年代末期,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國家天文臺的前身)天體測量研究室,設想把我國的光電等高儀安裝到阿根廷國立圣胡安大學天文臺,開展南天星表和天文地球動力學的合作觀測與研究。這主要是因為這個天文臺地處南半球,可觀測我國境內無法觀測到的天區,而且那里氣候干燥、大氣透明度好,尤其是晴天日數多,年均達300天。天文觀測就是希望晴天多,所以那里非常適合天文觀測。我方在與阿方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對方對這樣的合作也很有興趣。   

        因為我國的光電等高儀在當時是很好的天體測量儀器,阿根廷圣胡安大學缺少經費和技術制造這樣的儀器。經反復討論,雙方達成了開展合作的協議,并形成了雙方共同出資、所獲資料和成果共享的合作原則。具體說,就是我方提供儀器和技術,阿方建造觀測室,并對我方赴阿科研人員發放工資。     

        這個國際合作得到了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及阿根廷國家科技部的共同支持。1990年底,儀器運到阿根廷安裝調試,1991年初開始觀測,觀測精度和資料數量果然比在國內時好。合作獲得了很好的成果,完成了4部南天星表,并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   

        如同剛才我所說的,人造衛星激光測距是很有意義的工作,20世紀90年代后期,雙方又開始討論開展衛星測距的合作觀測與研究。這個計劃得到中國科學院和中阿兩國科技部的支持。   

        2000年底,國家天文臺臺長艾國祥院士和我應邀赴圣胡安大學訪問,簽訂了中阿就SLR進行長期合作觀測與研究的正式協議。我們研制的儀器在2003年底完成。由于阿根廷遭遇經濟危機,阿方承建的觀測室到2005年中期才基本完成。我們的SLR在2005年9月運至阿根廷,我國測科院和我臺的技術人員立即在阿根廷安裝調試儀器,2006年2月底完成了儀器調試并開始觀測,資料很快達到國際衛星激光測距組織和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要求的規范,儀器獲得了正式編號:7406。這是我國在國外運行的第一架中型天文儀器。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隱私  |  友情鏈接  |  站點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