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為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發展和建設的重點,其智能系統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當前而城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垂直建設模式、水平參差不齊、難以相互兼容、缺乏整合考慮、缺少前瞻可擴展性等問題。對此,國內物聯網行業的領軍企業——大唐電信提出,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從戰略愿景到最終的智慧呈現,每一步都需要有相應的實施計劃與戰略規劃,需制定長期的可持續演進規劃。
基于在智慧城市及行業信息化領域的豐富經驗,大唐電信目前在物聯網領域已形成“23+7”的規劃布局,即:23個面向城市應用的“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7個面向能源與資源行業的行業信息化應用解決方案。
三大層次,四大階段,推動“智慧城市”可持續演進
為避免和解決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諸多難題,在大唐電信的智慧城市整體方案中,將其分成整體架構設計、整體應用布局和運營管理設計“三層智能化架構”。
第一是整體架構設計,即把整個網絡中的智能處理、計算能力分布到三個層面上,包括感知層的網關層面、網絡層的使能控制層面及應用層的應用基礎平臺層面。通過三層的智能分布與相互關聯,構成一個明確的、標準的、面向未來可自由擴展的開放式的體系架構。第二是整體應用布局,包括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市民服務、智慧宜居設施等。第三是運營管理設計,包括通過統一的平臺,在業務層面解決業務和資源運營管理的問題;在網絡層面解決網絡的抽象和資源的管理等問題;在終端層面除了終端和網關的管理,還將管理的手段延伸到感知層,從而真正實現整個體系架構端到端的運營管理。
基于以上“三層智能化”架構,智慧城市建設還需一個長期的、可平滑演進的方案,大唐電信將該過程分為四個階段:首先是重點項目先行階段,不同城市該階段有不同的信息化重點方向選擇,主要特征是獨立和垂直的系統建設;第二是單向信息整合階段,通過應用層的“城市運營管理中心”部署,為城市管理者提供整合的綜合性信息呈現;第三是應用聚合協同階段,這一階段通過同屬大類業務的整合,實現一定范圍內業務的聚合和協同,通過業務支撐平臺擴展和共享即可實現;第四是開放式應用和一體化架構階段,此階段核心關注點是無限業務的部署和承載,包括泛在設備即插即用、上下文感知、群移動性、跨域協作、多模接入和聚合重構等。
關鍵產品與整體解決方案并舉,構筑物聯網產業藍圖
大唐電信透露,在物聯網發展戰略上,大唐電信既做關鍵產品,如RFID、M2M模塊與終端、業務控制平臺等,同時還關注整體解決方案的交付;既做行業與智慧城市的應用,又與運營商拓展合作,為實現面向未來的、泛在化服務應用打好基礎。其中,核心關注點是應用與服務的提供及整體解決方案的交付。
在關鍵部件方面,作為國內極少數能同時在芯片級、模塊級、成卡級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產品、服務與解決方案的企業,大唐電信已具有從高頻、超高頻和微波頻段的RFID芯片設計開發能力及封裝測試等產業化能力,同時具有RFID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并在人員跟蹤定位、物流倉儲、食品溯源、危險品管理、移動支付等領域得到成功應用。
在整體解決方案方面,大唐電信構建了面向企業管理、行業應用等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在感知礦山、智能水利、智慧農業、智慧環保、感知核電、智能石油等30余個領域具有成熟的應用案例服務。如在煤炭、礦山信息化應用領域,大唐電信多年來積極投入開發礦用無線通訊系統,已成功部署于中國神華、中煤、焦煤集團、山西晉煤等大型煤炭企業。今年,大唐電信又推出KT151礦用無線通訊系統,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煤安認證證書、采用3G技術的礦用無線通訊系統的公司。
在水利信息化領域,大唐電信的“一種聲波液位測量裝置及其方法”和“數據傳輸系統和方法”已成功申請兩項專利。相關產品也已在水利部灌溉水利信息化全國示范——吉林前郭灌區水利信息化項目、寧夏灌溉局水量調度管理系統、內蒙古水利廳防汛自動化系統、甘肅劉川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信息化建設中成功應用,有效地推動了我國水利灌溉事業的信息化水平。
依托在通信及行業信息化領域的多年經驗積累,以傳統的產業優勢與新型的轉型商業模式相結合,大唐電信正在向未來信息通信領域發起極具特色的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