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是應對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問題的根本解決措施,而將先進的射頻識別技術RFID應用于城市交通管理,是未來交通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重慶基于RFID技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與服務系統,即“重慶電子車牌系統”,就是將RFID技術應用于智能交通領域,充分發揮其自動識別及動態信息采集的巨大優勢,有效解決了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設的瓶頸問題。該項目被國家發改委首批列入國家信息化應用大型項目,是目前全國唯一在省級區域大規模實施的國家級信息化項目,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例電子車牌應用項目。本項目在交通領域應用RFID技術的模式、機制和支撐技術方面的經驗,在全國都有借鑒和推廣意義。特別是依托電子車牌系統所建立的龐大的車載網,正是物聯網在交通領域應用的現實樣例,本項目的順利實施必將為全國物聯網建設提供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樣板工程,推動各地物聯網的發展。
重慶電子車牌系統,以促進公安、交通等系統涉車信息的平臺化、服務化為目標,以電子車牌作為信息載體,以RFID技術作為基本的信息采集手段,實現涉車信息資源的共享,提升車輛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整個系統由信源層、基站集群層、數據層、支撐層和應用層組成,采用無源超高頻產品,使用陶基電子標簽,通過閱讀器基站群對電子標簽進行信息采集,將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整合,從而構建綜合的涉車信息平臺,實現跨行業、跨部門的綜合應用。
中興通訊為重慶電子車牌系統提供全套RFID產品,為重慶市100萬輛機動車全部安裝電子車牌,為近50個車管所建立電子車牌發行系統,建立重慶主城區及郊縣300個路面采集點。
中興通訊從系統的設計到設備的研發充分考慮了交通領域的特殊性,如車輛高速情況下的準備識別、道路環境的適應能力、電子車牌通信區域的覆蓋控制、可靠的安全通信機制以及與現有公安、交通等系統軟件的對接等。
此外,如何實現對高速行駛車輛的信息采集,以及保證區域內無縫覆蓋是解決多車道自由流應用問題的關鍵。
(1) 高速物體信息采集:自由流環境下,車輛具有較高的車行速度,如何保證對高速運動車輛信息的快速準確采集是系統工作的基礎。通過多項專利技術的組合,重慶電子車牌系統能夠保證高速運動物體的識別性能,基站獨有的超強處理能力確保了信息的快速讀取,空口速率最高達到前向160kbps,反向640kbps;
(2) 區域內穩定連續覆蓋:多車道情況下,區域覆蓋問題是影響信息采集的重要因素。為了避免出現信息讀取盲區,必須采用多天線的協調工作模式(天線陣),并避免天線之間的干擾,從而保證區域內覆蓋的連續性。
(3) 不同設備協調工作:基站與其他配套設備之間的協調工作,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并可以通過中間件等系統進行統籌工作,集成技術起到了關鍵作用
電子車牌、駕駛員卡、電子牌照三部分構成 “重慶交通信息卡”系統。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效解決車輛自動識別和動態監測,逐步實現車輛精準管理、路網動態監測、車流統計與分析以及各種交通稅費的動態稽征、出行服務與大眾出行路況信息發布等功能,為實現“暢通重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現車輛精準管理
本系統使用UHF RFID技術,利用其在動態自動識別上的優勢,實現對運行中車輛的動態自動識別和管理,可改進現有的靜態車輛監管模式,實現車輛管理精準化。通過車輛動態監測、車牌防偽、卡口監控、肇事逃逸車輛追查、出租車治安管理、路網動態監測、交通流分析及誘導控制、車輛安全管理等,有效規范車輛使用和駕駛行為,抑制車輛違規行為,為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一個安全、高效、和諧的交通環境。
挖掘城市道路潛力,提高交通組織效率
利用RFID技術自動識別和動態信息采集的功能,對城市路網進行動態監測,及時掌握道路通行狀況,特別是精準掌握城市交通擁堵瓶頸路段、路口的車流狀態和車型分布,為有針對性地實施城市交通流宏觀誘導和路口實時自適應控制創造條件。
城市在規劃、建設、改造道路、規范交通、制定相關政策時需要大量可靠的統計數據,作為其決策依據。通過本系統采集的交通歷史數據和各種分類統計量化指標是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決策的寶貴資源,系統提供的信息豐富,分類細致,提取方便。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可方便快捷地獲取交通統計信息及參考分析結果,使決策更科學,減少規劃和建設中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城市交通設施的服務潛能,提高整個交通系統的管理水平和運轉效率。
提供面向機動車的出行服務與行業應用服務
本系統建立的龐大的信息平臺,可供社會各單位共享機動車信息資源,從而將基于UHF RFID的車輛識別技術普及到機動車的出行服務與行業應用服務(單位、小區出入管理;客運、出租管理,不停車收費等),帶動相關行業的信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