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正式開通運行,這讓通信告別了“裸奔”,把信息裝進了保險箱。昨日上午,浙江大學與鳳凰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聯合成立的量子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正式掛牌,中心將在量子通信基礎性、實用性和前瞻性探索研究、實際應用及運營等方面進行全面布局,從而打造量子通信產業高地。
位于柯橋區柯巖街道的鳳凰軍民融合技術創新研究院由三力士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成立,是全國掌握量子通信核心技術的研究院之一,主攻科技前沿創新項目,綜合推動新材料、無人系統、量子技術、衛星應用技術等方面的產業化應用。浙江大學擁有量子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優勢。
創新中心將依托浙江大學的人才優勢,利用鳳凰軍民融合技術創新研究院的技術研發平臺,瞄準我國未來信息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圍繞可實用化量子信息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瓶頸技術難題,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研究團隊,開展基礎性、實用性和前瞻性探索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
“在參股具有技術儲備的浙江神州量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我們通過與浙江大學聯合成立創新中心,設立量子通信應用及運營公司,引進頂尖量子應用科學家等,從而全面推進量子通信在民生領域、軍用設施的敵我識別系統、臨時機密局域通信網絡系統等的產業化進程。”三力士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作為一種世界最前沿技術,抗量子無線電保密通信系統能夠隨時生成無限長度的海量密碼,即使量子級運算也無法破譯,這可以為兩個用戶或多個用戶之間提供一條基于現有無線電通信的絕對安全的信息“高速公路”,從而為政府、國防、金融、公安等信息敏感領域提供絕對安全、端對端的保密通信。量子通信是迄今為止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將量子通信列入15個新部署的重大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