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宏山,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向陽一行赴陜南、關中地區調研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建設項目進展情況并進行現場指導。局基礎測繪管理處、省第四測繪工程院有關人員陪同調研。
楊宏山一行先后前往洛南、藍田兩基準站建設場地,詳細查看了基準站周圍觀測條件、站址環境安全、觀測墩質量、避雷設施安置、房頂吸波層處理、遠程監控設施安裝等,仔細詢問了項目整體進度安排、各工序之間的銜接及水準觀測、衛星大地控制點觀測時間。認真聽取了工作人員對全省60座新建基準站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對項目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楊宏山勉勵大家,要以大國工匠精神嚴控細節,做到高標準、高起點、嚴要求,確保把每座基準站都建成優質工程、精品工程,建成標準化測區,使這項承載著全局、全省乃至全國測繪人期望的重大基礎測繪項目經得起歷史檢驗,在陜西局歷史上書寫光輝的一頁。
楊宏山對基準站后續建設應用提出要求:一是基準站要具有科普性,把基準站建設和測繪科普宣傳結合起來,普及北斗導航系統知識,向當地政府、學校、公眾宣傳建設北斗基準站的意義,提高公眾自覺愛護和自發保護北斗基準站的素養。二是基準站要具有觀賞性,要把基準站建設的實用性和觀賞性結合起來,根據陜北、關中、陜南各地民俗風情對基準站內外布局進行整體設計,和當地文化、建筑風格及環境融為一體,具有地域特色,使基準站成為當地標志性建筑。三是基準站要具有生態環境友好性,要在建設中體現“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有保護當地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實現基準站與周邊自然、環境、大眾和諧共生。
陳向陽強調,項目質量控制和生產安全不能放松,他對基準站設施安全布局,庭院階梯式綠化、院內步行通道鋪裝、墻基散水排水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改進意見,對下一步基準站觀測室內的展版制作,院墻外懸掛的基準站標識設計、安全警示標語張貼位置、科普宣傳標語及科普宣傳畫內容等提出了指導意見。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的高精度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它既是國家空間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陜西省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快速發展的有力保障。目前省局承擔的陜西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儀器設備招標工作正在進行,計劃在2018年上半年投入運行。屆時將對全國第三次土地調查、地理國情監測、城市規劃、環境監測、智能交通、生態建設、精細農業、應急測繪、遙感測繪等領域提供精確空間參考基準和實時衛星導航定位服務,為“一帶一路”綜合經濟走廊和物流集散大樞紐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對規范我省生態資源開發利用,構建生態屏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維護陜西省生態安全提供精確地技術指導和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