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動控制技術在機器設備上的大量運用,機器設備的運轉速度和生產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機器復雜程度的提高也可能會因為操作人員的失誤引發意外事故。對于一臺機器或整個工廠的設計,首先要確定當前或者發展中可能存在風險的等級,通過評估、設計、選擇、驗證以及維護等一系列程序來建立真正安全的生產環境,這些都要遵循相關的國際安全標準和規則。
安全系統就是用來制止不安全的運動,甚至當操作者所執行的動作將會產生相反的危險和傷害結果時,操作者也不致受到機器的傷害。也就是說,在安全系統中,設備要包含有傳輸與安全相關的信息,要不斷地發送一個“系統是安全”的信息。如果由于任何原因,這個信息沒有正確傳輸,安全系統必須立刻停止不安全的運動。
一直以來,安全控制技術一直落后于標準的控制技術。30年前,幾乎所有的控制系統都采用繼電器控制方式,但這種方式安裝和維護的成本較高,且重新配置系統比較麻煩,非常不靈活?;谶@些原因,PLC及其他一些比較“智能”的控制技術就逐步取代了繼電器控制方式,因為PLC減少了硬件配置,簡化了安裝和維護過程,且能非常靈活地適應以生產過程為本的控制任務。隨著生產規模的進一補擴大和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控制系統的復雜性也在不斷增強,新型的開放式現場總線技術的時代來臨了,它不僅能使不同供貨商的設備共存于一個總線系統中,而且還能簡化布線,加快信息在數字網絡上的傳播。但實際上,標準的現場總線系統還不能算是一個完美的總線系統,尤其在“安全控制”方面存在著很大的漏洞。
在過去的三年中,已經有很多安全防護技術的革新,但總線技術在安全防護系統中的應用,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隨著安全防護評估水平的不斷提高,德國何其能公司也不斷提高產品開發力度,推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迎接安全防護性能要求不斷提高的挑戰。 總線技術不僅在診斷功能方面,同時也在電器元件連接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
以汽車生產廠為例,尤其是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焊裝車間和總裝車間,大量的焊接機器人和裝配機械手的出現,造成了許多需要安全保護的危險區域,所以安全傳感器,如區域保護掃描器、安全光幕、安全鎖、安全地毯、急停開關等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但現在連接這些安全設備的控制系統仍停留在“安全繼電器”或“安全PLC”的非總線控制系統的低級控制狀態,大大限制了生產過程控制系統的發展。但如果將這些安全設備連接到非安全的現場總線系統(如標準的Profibus、DeviceNet等總線系統)上去,就會存在比較大的安全隱患,是一種非安全的控制狀態。
基于這種狀況,世界上幾家比較大的自動化系統公司聯合了幾家著名的安全傳感器的生產公司,共同合作開發了開放性的、相互兼容的安全總線系統,如AS-Interface safety、 Profisafe、 DeviceNet Safety、 Interbus safety及Safety bus p等。這些安全總線控制系統大大加快了控制系統前進的步伐。
AS-Interface Safety at Work 是一個基于AS-Interface系統的通訊網絡,一個可以兼容相關的安全產品,例如急停開關,防護開關, 光幕, 激光掃描儀, 限位開關,并將它們的狀態信號傳送到智能安全繼電器(又稱安全監視器)的網絡。它允許在確定的條件下,緊急停止數字/邏輯電路的動作。
AS-Interface安全系統這個概念涵蓋了以AS-Interface為基礎的安全通信。幾年以來,這個系統已成為一種傳感器和執行器網絡的工業標準?,F場級安全裝置以貫徹著安全規則的本質安全單元構成。以下兩張圖是傳統安全系統和AS-Interface安全系統的比較,AS-Interface安全系統的優勢顯而易見。傳統的安全系統更多地依靠人工,為了故障檢測和處理,傳感器和執行器用并行線連接,復雜而且易故障。而AS-Interface 安全裝置卻更為靈活、診斷功能更強、安裝更為簡易。由于布線費用通常僅占用整體安裝費用的40%,這樣一來成本節約還有很大的空間。在控制柜中不需要多余的控制單元,這樣一來不僅節約了設備費用而且減小了安裝空間。AS-Interface安全系統的核心部分-安全監視器,它集成了傳統的安全PLC的功能,可通過軟件組態不同安全系統的要求。
AS-Interface安全系統集合了安全設備,比如:安全門開關、急停開關、安全光幕等等。采用這種安全系統,用戶可以快速的組建一個符合SIL3安全等級4規范的安全系統。整個安全系統的響應時間為最大40ms,這個時間是指從安全模塊的輸入信號到達和安全監視器輸出動作之間的時間。安全系統可簡單的融入AS-Interface系統中。來自安全傳感器的信號由安全監視器進行評估,它不僅監視安全傳感器的開關信號,并且不斷地檢查數據傳送是否正確。安全監視器在一個雙通道組態中有一個或兩個釋放電路,能用來使機器或設備進入安全狀態。傳感器與監視器可以連接到該 ASi 接口網絡的任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