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地域不固定,敵情通報不打提前量,數十個考核不設任何預案……5月上旬,廣空導彈某旅依托駐訓地域的惡劣環境,開展夜間抗敵空襲演練,將對抗貫穿始終,攻防引入全程,錘煉官兵“疲勞狀態”下的連續作戰能力,一些單位和官兵雖然在考核中吃了不少苦頭,但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錘煉。
筆者在現場看到,晚上9時整,伴隨著夜色,數十輛迷彩裝備快速到達指定地域后,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官兵迅速架設指揮所。然而,“紅軍”指揮所還未架設完畢,就遭敵機狂轟濫炸,人員設備損失過半,無法實施正常指揮。“立即改由預備指揮所替代指揮!”接到命令后,正在組織隱蔽待機的各發射單元,迅速占領陣地、展開設備、搜索目標……突然,該旅通信設備遭敵強電磁干擾,通信聯絡中斷,指揮控制失靈。面對突發敵情,指揮員果斷下達“實施電磁頻譜轉換”命令。很快,“紅軍”擺脫干擾,將指令傳送至各作戰單元。凌晨3點,“紅軍”正在陣地進行導彈轉載,準備第二波次火力抗擊,突遭敵方小股敵特擾襲,指揮員接到敵情,告知前往發射陣地橋梁被炸,“紅軍”迅即啟動第二套行軍方案,經過“槍林彈雨”考驗之后,發射車按時到達戰斗地點……
整個抗敵空襲戰斗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5點,裝備入庫完畢時,天已放亮。針對這次特殊的演練,該旅旅長董玉江告訴筆者:“加大部隊在各種戰場態勢下的連續作戰演練,就是為了全方位多角度檢驗部隊實戰能力,錘煉官兵的‘耐性’和‘韌性’,并從各個層面對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整改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