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茹常說:“一個人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顆釘。在基層科研革新的大舞臺上,需要人人當專家、個個當能手。”劉茹特別注重鍛煉新人。
1999年,屈冬紅畢業分到該所時,一度“水土不服”,感到到基層搞維修“入錯了門”。經過觀察了解,劉茹主動請她參與一重要課題攻關。
有人好意勸劉茹,小屈思想不夠穩定,影響攻關進度。
然而,劉茹堅持己見:“給任務就是給舞臺,越是新人越要培養。”
劉茹專門與屈冬紅結成對子,帶著她查資料、搞調研、做試驗,跟隨部隊保障演習,深入裝備保障一線實地調研,這讓屈冬紅很快成熟起來,在科研中發揮骨干作用。如今的屈冬紅,已經摘取8項軍隊科技進步獎,成為軍區的“科技英才”。
劉茹甘為人梯,因為她深知,科研需要后繼有人。劉茹身體不好,有一次正在進行系統改進方案的設計時,心臟病突發。大家嚇得快哭了。
“不要緊。”劉茹躺在沙發上說,“即使我不行了,你們也要做下去。系統雖然獲了獎,但如果不能應用于未來戰場,我們的辛苦就白費了。”一句話說得大家涕淚漣漣。劉茹的言傳身教,讓團隊鉚足一股勁,為我軍
信息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楊燕群王余根汪志忠)